文章详情

笔法古人怎么样做到 古人用什么做笔

02-09     浏览量:124

今天给各位分享笔法古人怎么样做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人用什么做笔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书法用笔的基本技法

2、古代书法家的笔法总结

3、中国传统书法的技法

4、古人是怎样学书法的?

5、“春秋笔法”是怎样做到一字见褒贬的?

书法用笔的基本技法

用笔,也称运笔或笔法。广义的用笔,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运腕、用笔;狭义的用笔,只指任何点画用笔的法则;显然,我们这里是取用笔的狭义。 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书法用笔的基本技法吧。

初学者往往凭着写钢笔字的 经验 来写毛笔字,用笔直来直去,不讲究轻重、缓急、藏锋、露锋,写出来的字就象木棒搭起来的,这就是不懂得用笔的结果。可见笔是书法学习中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赵孟 说:“书法以用笔为上”。(《兰亭十三跋》)因为书法的点画形体都是直接由用笔而产生的,学会了用笔,也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前人关于用笔的论述颇多,但有的说得玄虚。其实用笔只不过是控制点画线条的手段,用笔训练是培养对笔毫的驾驭能力,我们只要通过下列对用笔的分析,就会明白用笔并不象古人所说的那样深莫测。

一、起笔 行笔 收笔:

起笔、行笔、收笔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即“一波三折”。所谓“逆入,涩行,紧收”,便是这三种用笔方法的要诀。

起笔要逆入,即逆锋起笔,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也就是横画竖着下笔,竖画横着下笔,即使写露锋起笔的点画,也应该凌空取逆势落笔。像跳远欲进先退,像拳击欲伸先缩,这样用笔格外有力。书法最忌顺笔平拖,直来直去。

行笔要“涩行”,即是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碍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克服这种力量而前行。古人把这样笔法形象地比喻为“屋漏痕”。如果锋浮纸面,信是过,则墨不入纸,点画流滑无力。

收笔要“紧收”,即回锋紧裹收笔,也就是下垂而上缩,右往而左收,即使收笔时露锋,也应控制住笔锋,毫不松懈,力达笔端。

二、提笔 按笔:

提笔,就是笔锋提起,但不离开纸面,写出来的点画线条比较细匀。

按笔,与提笔相反,就是笔锋按下,使墨下注入纸写出来的点画粗浓。

提、按是笔锋的上下纵面运动。用笔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才提便按,才按便提。这种提按变化是迅速连贯,交替进行的,动作非常微妙。笔锋的转换、调整,点画的轻重、粗细都靠提按的配合作用。运用好提按笔法,写出来的点画轻重分明,活跃生神,节奏感强,富有情感。书法最忌平按直曳,轻重不分,生硬呆板。

三、转笔、折笔:

转笔,不是转动笔管,而是指笔锋作横面旋转 运动。在起笔、收笔或行笔的转折处,笔不停驻,用力均匀、顺势转锋,写出没有方折棱角的圆浑点画。

折锋同转锋的运动形式差不多,只是在起笔、收笔或行笔的转折处,要顿笔折锋,写出方整刚劲,锋芒棱角的点画。

转笔、折笔是改变笔锋运行方向的两种旋转运动形式。“转以成圆”,“折以成方”:转锋成圆笔,折锋成方笔。圆笔点画不露棱角;方笔点画方正,棱角分明;两者都是书法在外形上呈现的基本形状,也是区别书法风格的重要特征。姜

《续书谱》说:“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应之以方,斯为妙矣。”用笔“须有转折之妙,”点笔当以方圆兼备为佳。

四、疾笔 迟笔:

书写决不可有是一种机械的匀速运动,用笔有快有慢。疾笔、迟笔即是指笔锋运动的速度。不同的行笔速度写出来的点画效果也不一样,疾笔有挥戈斫阵了势,迟笔有紧

战行之态。不过行笔快慢是相对而存在的,其速度要以点画、字体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写撇比捺快些,写横较竖要慢些。写隶书比篆书快些,写楷书较写行草书要慢些。行笔的快慢要掌握分寸,灵活运用,祝允明说:“用笔不可太迟,迟则缓慢无神气;不可太疾,疾则恐窘步而失势。”(转引自《书法研究》)初练书法最好“宁迟毋速”,否则“欲速则不达”。

五、中锋 侧锋

中锋,也称正锋,是指毫尖处于点画中心的一种运动形式。中锋行笔,管直锋正,“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墨汁均匀渗开写出来的点画圆润结实,具有立体感,古人所谓“似锥画沙”即是对此形象的比喻。篆书、楷书多用这种笔法。

侧锋,有的人也称之为偏锋,指落笔时以侧取势,笔锋斜铺于纸上的一种运动形式。行笔时或由侧而归中,或由中而转侧,或一侧到底,这样写出来的点画跌宕多姿,富有变化,行草作品中常见这种笔法。

中锋、侧锋是互相依赖而并存的两种基本笔法,没有“侧锋”,也就无所谓“中锋”。但历来多强调中锋,力避侧锋,有的甚至要求“笔笔中锋”,并把侧锋看成“败笔”。可是在实际用笔过程中,往往难于达到这样的要求,特别是行笔速度较快的行草书更不易做到这一点。再从书写效果来看,纵观历代书法名家的墨迹,其耐人寻味往往正在于中锋、侧锋的对比运用(附图55)。因而我们觉得过份强调中锋而完全排斥侧锋,未免失于偏颇。商承祚教授也认为:“强调中锋这禁区,应予打破。”(《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六、藏锋 露锋:

藏锋,就是写出的点画,藏头护尾,不露锋芒,笔锋包藏在点画之中,即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笔正则锋藏,”藏锋用笔须注意笔管要正。“藏锋以包其气”,给人以精神内含的感觉。

露锋,是指写出的点画,笔锋外露,如撇、捺、钩、提等笔画的收笔处均露锋。露锋还用来显示了画和行款之间的呼应关系。“露锋以纵其神”,给人一种精神显露的感觉。

古代书法家的笔法总结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

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立后学之宗祖。蒙恬不仅改良成功了流传至今的毛笔,还撰写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毛笔的著作《笔经》。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用笔方法———笔法了。

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第一”的位置,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这些书家,越研究越觉得“笔法”实在是“奥妙无穷”,有时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清楚,于是,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自己和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的要领。

翻阅历代书法典籍,选出以下9位书法家主要的16个用笔“比喻”,大体按时间顺序列出来和同道共勉。

1.用笔如“鹰望鹏逝”。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鹰望鹏逝”这个比喻就是他说的(也有学者认为是蒙恬的话)。原话是:“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意思是: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捕捉。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者在笔头着纸之前,要先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精神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捕捉到“目标”———预想的书写效果。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鹰望鹏逝”法,也被称作“摇笔”。

2.用笔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这两个比喻是李斯同一次说的,故而放在一起阐述。总的意思是用笔不要做作,要自然舒畅。要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舒展活泼地游动;要像景山———大山上升起的云朵一样,飘然、悠闲、自在。意在强调从大自然的美中悟出用笔的规律来。

3.用笔“犹若登阵”。

汉丞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兵法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在《论书势》中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籍于阴阳。”把书法的笔势、笔法比作登阵作战。意思是:登阵要随机应变,用笔要善于变通———在于用腕;登阵要调兵遣将,用笔要安排好点画;作战贵在神出鬼没,用笔要有起有伏;作战要能展开和集结,用笔、结体要善于处理好擒纵、提按、曲直、粗细、断连、起止、正攲、舒敛、向背、方圆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4.“笔是将军”。书圣王羲之曾经担任过“右军将军”,对毛笔的神奇作用有独到见解。他在《书论》中说:“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书圣为何把笔比作指挥作战的将军?是因为二者有共同之处。将军一个命令,关系到战争胜败、土之得失、人之生死。作书,笔一落纸,墨便成形,字的生命(骨肉气血神),不可改变。因此,书者下笔,要像将军发布作战命令一样,审时度势,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王右军还曾经把笔比作大刀、长矛,对于“字”的生命,有生杀予夺的作用,用起笔来一定要慎之又慎。

5.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这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的原话。“锥画沙”、“印印泥”是两个展现笔意的著名术语,是从事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锥画沙”,意思是说长矛一类武器(或工具)的锥锋画入平沙地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在纸上用笔,要像“锥画沙”一样,笔锋行在线条的中间,不显起笔、止笔的痕迹。而墨迹则浮在线条两边,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涩感的效果。“印印泥”,是说用笔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以造成布置均正、形体端严、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两个比喻,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中锋用笔、注意藏锋之后所达到的“用笔之妙”。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诀窍”,才算领悟到了。

6.用笔如“孤篷自振,惊沙坐飞”。唐代书法家张旭在谈到用笔时说:“孤篷自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孤篷自振”,是说用笔要像一种孤单的飞篷草浑身摇动一样,触动奋起、翻转奔逐。“惊沙坐飞”,是说用笔要像受到震动的沙子自然而然地飞起来一样,奔放纵逸、豪情激荡。张旭绰号“张颠”,精晓楷法,草书最为知名。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看到了上面两种自然现象,领悟到了书法(草书)的用笔,从而使自己的笔势有了新奇的变化,达到了期望的“振飞”境界。

7.用笔如“屋漏痕”。 “屋漏痕”,是“颜体”书法的创造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向他求教的僧人怀素对话时说的。原话全文是:“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这里,有“醉素”之称的怀素,在谈到自己的用笔体会时,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应该说对用笔已经是很有研究很有体会了。然颜真卿却不以为然,一言以敝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听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肃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可见“屋漏痕”的比喻更为形象、贴切、准确、经典。“屋漏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唐代以后,书家对此多有解释,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是指中锋或藏锋用笔,“言不露圭角”。今人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解释得比较明白,说“屋漏痕”是:“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从沈尹默先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个“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涩势的、有质感的、总体垂直的。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进入到了笔法的最高境界。“屋漏痕”,是对用笔要求和艺术效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化比喻,是有志于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怀素的“四个比喻”也是可供借鉴的,其中的“坼壁之路”,指墙壁自然开裂处具有天然清峭、没有人为布置之巧的“裂纹”,用笔若能如此,点画一定会浑然天成。这一比喻也常为后人引用。

8.用笔如“长年荡桨”。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此处“长”字念“涨”音。“长年”,是长江三峡人对船头把篙船工的称呼。“长年荡桨”意为船工荡桨。黄庭坚是1101年56岁时乘船路过三峡的,所以说是“晚入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多年为“用笔不到”、“笔意痴钝”的事所苦恼,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此,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后人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飘动荡漾,大概是得长年荡桨之助吧”。黄庭坚活到61岁,一生对用笔都非常重视,曾说:“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黄庭坚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朝思暮想“顿悟”的结果。

9.用笔如“折钗股”。

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钗,妇女发髻上的一种首饰,多为韧性很好的金银材料打造,一般由两股合成。“折钗股”,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意思是用笔到线条转折之处,笔毫要平铺,锋要正,要圆而不扭曲、不偏斜,以便使转折处的线条像折弯的“钗股”一样,表层圆畅、均称,内部劲健、含力,显出一种宽闲圆美之态。后代书家对这一比喻也多有解释,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

以上李斯、萧何、王羲之、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黄庭坚、姜夔等9人的16个比喻,涉及到用笔的重要性、观念、姿势、动作、技巧、效果等各个方面,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历代书家传授的用笔“真经”(对这些比喻的可行性也有不同认识)。踏入“书道”的人,不可不知以上比喻。但“比喻”毕竟是比喻,它只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接近”,并不是事物本身,习书者在实践中只可参照,不可拘泥。因为说到底,“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上述9人都是书法大家,每人对笔法的感受———比喻也不一样嘛。

为便于记忆,笔者将16个比喻连句为“用笔口诀”:

笔是将军,犹若登阵。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长年荡桨,惊沙坐飞,孤篷自振。夏云奇峰,坼壁之路,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奥妙,用笔定能通神。需要指出的是,翻阅典籍,发现宋代之后———即元、明、清的书家,在探讨用笔方法的“比喻”上,基本上是重复、注释、延续唐宋之前的说法,很少有独到见解的新比喻。故笔者也只选到宋代之前。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宋代之前,关于如何用笔,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了。因此,欲学书者在学习和把握用笔方法时,应多看宋代之前的书法理论著作和经典墨宝。

绎粹翁整理

l.中锋运笔 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蔡邕在《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说的就是中锋运笔。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然而,同样是中锋运笔,由于书写者行笔的力度与速度的不同,所使用的纸、笔的不同以及水墨的浓淡枯湿,也会写出质感各异的线条来。这种不同质感的线条一般分为“折叉股”与“屋漏痕”两大类。折叉股线条光润圆畅,挺秀刚健,给人以秀媚匀净的美感。屋漏痕线条毛涩遒劲,顿挫郁拔,给人以苍劲燥辣的美感。折叉股行笔较快;屋漏痕行笔略慢,并且伴以如逆水行舟般的振颤才能写出内蕴比折叉股丰富的线条。这两种线条都表现了书法的“骨力”,不可偏废。学书者可以选用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线条来表现其不同的风格。屋漏痕线条固然与书写技法有关,但也是书家功力的自然流露,不是故意颤抖、顿挫或扭曲的结果。“做”则俗,这也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 2.偏锋运笔 笔锋在笔画的一侧运行,称为偏锋运笔。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的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垂直。偏锋运笔时,笔毛间所蓄墨汁向笔尖流淌,而笔却向垂直方向运行,笔尖处的墨汁丰裕,因此笔尖一侧所留下的痕迹就显得光润平齐;而另一侧由于笔毛在纸上所处的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不一致,纸与笔毛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墨汁流注不畅,显得滞涩难行,因此在纸上出现时有时无的墨痕,呈犬牙交错、参差枯涩状。由于偏锋运笔所书线条显得残破扁薄,不够丰实完美,故被书家视为病笔。 3.侧锋运笔 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称为侧锋运笔,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左右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明丰坊在《书诀》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4.藏锋起收 笔锋接触纸面的瞬间称为起笔、落笔或下笔;当完成了某个点画,笔锋离开纸面时称为收笔。 ①藏锋起笔。下笔时笔锋痕迹被覆盖在笔画中,不露锋芒,这种起笔方法称为藏锋起笔。因为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故又称逆锋起笔或“逆入”。藏锋起笔又有方圆之分。藏锋方笔是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藏锋圆笔是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 ②藏锋收笔。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这种收笔方法称为藏锋收笔或回锋收笔。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指此。藏锋收笔也有方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 5.露锋起收 ①露锋起笔。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称为露锋起笔,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故有“侧锋取妍”之说,王羲之的“一塌直下”即指此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 ②露锋收笔。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而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称为露锋收笔或出锋收笔。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有平出、上出、下出之分,竖有悬针、左出、右出之别,其他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所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6.平移 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行于纸面的中锋移动,称为平移或行笔、过笔。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笔毫在平移时可以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7.提按 笔毫在纸上作上下运动,称为提按。提按是用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完成点画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使笔画产生粗细变化的关键。提笔画细,按笔画粗,提按造成了笔画粗细的节律变化。 此外,提按过程中的"提笔"还是转换笔锋的关键。随着用笔的逐步完善,对笔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了唐代,楷书笔法已趋于成熟,笔画的中锋比例增大,要做到以中锋运笔为主,非有熟练的调节笔锋的技巧不可,这技巧就是“笔笔按,笔笔提”。董其昌曾说过:“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这句话说的就是提笔的重要性。例如,写横画时“欲横先竖,起笔直下”,这时笔锋向上,笔是卧在纸上的;如果往右行,势必出现偏锋运笔。为了达到中锋运笔的要求,必须在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即下笔后紧接着就是提笔,然后转锋,使笔在右行时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一致,成为中锋运笔。可见,提笔是用笔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8.转折 转与折是笔画转换方向的两种形式。 (1)转笔毫在平移时作圆弧形的转向运行称为转笔。转笔又有平移之转和翻绞之转两种。 ① 平移之转。“平移之转”即笪重光所说的“自转”(见《书筏》:“一画之自转贵圆。”)。自转指毛笔作圆弧运动时,接触纸面的笔毫部分始终保持不变,以中锋作圆弧形平移,产生质感圆润而匀齐的线条。小篆转笔全用此法,隶、楷、行、草中的一个笔画自身的转动也用此法。 ② 翻绞之转。笔毫作圆弧运行时,接触纸面的毫面不断变化,左右翻绞,在瞬间运动中将中锋、侧锋、偏锋的变化连成一体,从而在翻绞、叠压、皱擦中产生千变万化的线条,其边缘有时光圆,有时毛涩,有时枯辣,有时湿润……具有丰富的韵味和生动的节奏。这一手法在草书特别是狂草中被广泛运用。 (2)折 笔毫在平移时,突然在一点上作方向的改变,形成一个折角,折角的顶端称为折点,这种运笔方式称为折笔。 折笔时侧锋甚至偏锋现象在行草书中时有出现,这是顺势率然直下的结果。若要使原来的中锋笔画在折点后继续保持中锋,必须换锋“暗过”。朱和羹《临池心解》说,转折须暗过,方知折叉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对“行留”之说做了这样的解释:“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 9.换锋 换锋亦有两种类型,即提笔折锋和翻笔折锋。 (1)提笔折锋 用提笔的方法调节笔锋,使原来的中锋线条在折点后仍然保持中锋运行,这种换锋方法叫提笔折锋。这一类型的换锋也有方圆之分。 ①方折。用提笔顿折的方法取得方笔效果的折笔叫方折。 ②圆折。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取得圆笔效果的折笔叫圆折。 运用这两种折笔法,笔毫在运行中虽然经过折点而改变了方向,但毛笔触纸的毫面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基本上还保持在原来的毫面上,这被称为“笔用一面”。此法在多种书体中被广泛运用。 (2)翻笔折锋 在书写过程中,使原来中锋运行的毛笔的某一毫面在折点上作毫面的翻折,使改变方向后接触纸面的另一相对应的毫面继续作中锋运行,这种不用提按而仅作毫面相对方向改变的折笔方法称为翻折法,亦即“锋用八面”。翻折法的效果与方折相似,但一般显得生硬些,不象方折那样效果纯净。但翻折速度快,在行、草书中被大量运用;方折精到,常用于楷书。用笔往往是若干动作的综合构成,除了个别书体如“玉筋篆”基本是单一的中锋运笔外,其他书体的用笔大多为混成的复合运动。在实际书写时,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一种方法,应灵活变通,以得笔法。 (二)墨法 有墨处必有笔,有笔处亦有墨,笔与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用墨之法也是笔法的一种辅助手段。古人用墨贵浓黑似漆,苏东坡有墨要黑而又亮,如小孩的瞳仁之说。到了明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书家兼画家、画家必书家的情况极为普遍。于是,在书法领域里逐渐融进了绘画的墨法,以增加书法作品的笔墨情趣。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即一般分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l.浓墨 浓墨是常见的一种墨法,古人多用此法。墨浓如漆,写在白纸上黑白分明,极其醒目,字迹清晰饱满,神采外耀。 2.淡墨 淡墨是介于黑与白之间的一种中间色,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运淡雅的美感。淡墨与用水的技巧密切相关。 3.涨墨 涨墨指的是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然而涨墨之妙,在于保持线条基本形态的同时又有朦胧的墨趣,使线面交融。若以宿墨书写,水分从点画中分离、渗化出来,笔画清晰,有骨有肉,则另有一番情趣。 4.渴笔和枯笔 渴笔指笔中淡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后在纸上行笔的效果;枯笔则指笔中浓墨所含墨水大多失去后在纸上行笔的效果。前者由于水的作用苍中见润泽,后者由于浓墨的作用苍中见老辣。墨法技巧颇多,笪重光说:“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则活;蘸笔欲润,蹙毫用之则浊。”康有为也总结道:“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除了水墨变化的技巧外,蘸墨次数及蘸一次墨写的字数的多寡所形成的由浓到枯的节奏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墨法技巧之一。 如果在一幅书作中同时出现枯湿浓淡的变化,可以增强作品的韵律美,这是技法纯熟的表现。不能为变化而变化。更不能硬性追求某种墨色效果,否则反而会显得做作俗气

古人是怎样学书法的?

时下因为各种原因,又兴起了“书法热”,各种书法培训班、特训班、国展速成班、大师讲学班鹊然而起,那么你想知道古人是怎样学书法的吗?你走的路子正不正确?

古人学书法是这样子滴,师徒相授,就是老师教学生,教什么?教笔法。(在这里多余一句,学书法找个好老师很重要,避免走弯路入歧途)。据说唐代草圣张颠张旭就开馆授徒,公开讲书法,内容是什么呢?五执笔、八法。

五执笔是什么东东?拿毛笔,怎样拿?韩方明《授笔要说》:“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俗称双钩法。韩方明谁啊?张旭的徒孙,他写了一本记录其师傅崔邈传授书法的书《授笔要说》,这本书很重要,立志学书的同学应当看一看。学书法执笔很关键,古人很重视,写了几大箩筐的书专门来讲这个执笔。既然这么重视,有没有什么妙法?有,而且是秘传妙法,古代除了师徒相授,家族相传,是不传给外人的。有一个相当有名的大书法家颜同学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颜真卿是张旭的学生,他记录老师的话,说,无论何种执笔,一定要圆,圆就是执笔的奥妙。

会拿笔了,当然要写字了,怎样写呢?笔法,就是上面讲张旭公开课里的八法,八法是什么?永字八法。

侧勒努?策掠啄磔八法。永字八法很有名,懂的人也多,精的人不懂多不多。

写点的方法称之为“侧”,写横的方法叫“勒”,写“永”字这一竖的方法叫“努”,写钩的方法叫“?”,写挑的方法叫“策”,写长撇的方法叫“掠”,写短撇的方法叫“啄”,写捺的方法叫“磔”。

有些同学可能就不明白了,这个永字,怎么也算不了八个笔画,这里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书法以单一笔画为计算单位。

复杂笔画在书写时都要分割为单一笔画。

这个原则,叫“笔笔断而后起”。断就是分开的意思,也是收笔的意思。前一笔收了笔,就表示写完了,然后再起笔写下一笔。

整明白了吧?书法不是印刷体。

清代安徽人包世臣,当年四出拜师,寻求笔法,他在《艺舟双辑》中写道:丙子秋(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包世臣四十二岁),晤武进朱昂之青立,其言曰:“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就是书法要笔笔断,然后重新起笔。你的书法,毛病在环转地方没有做收笔动作,断不开。大学问家包世臣四十岁还不懂“永”字八法。

看到这里,很多人松了一口气,特别是那些以书法之名混饭吃的“大师”,嘿嘿,终于有借口了!包世臣还不懂呢!

可是可是人家虚心学习,四处拜师,后来懂了!

前人清代另一位书法家朱和?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断而后起者难悟。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

行书大家都知道每一笔收笔以后再写下一笔,这个容易知道,但是写草书是不是应该连绵不断地写下去呢?不是,草书也是要收笔的。探骊得珠,就是抓住关键,得到书法的要领。

“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普遍规则,对草书也是适用的。

整明白了不?那些肆意环绕的“江湖体”、故作颤抖的“老干体”、字里有画的所谓“像形体”,等等,与书法相距甚远,同学们别走了弯路哈。

总结一下,古人学书法先笔法。总有一些初学书法的人问颜二,我学书法要什么体啊?其实无论学哪一体,应当先学笔法。

“春秋笔法”是怎样做到一字见褒贬的?

我们常常喜欢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词有在不同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同样的意思也可能存在多种表达方式,这两种情况大概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纸张发明出来和普及使用之前,文字的记录和传播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古人用字精炼,希望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含义。“春秋笔法”起源于孔子作《春秋》时所使用的手法,微言大义,一字可见褒贬,下面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春秋笔法”是怎样做到一字见褒贬的。

列举《郑伯克段于鄢》:题目即现褒贬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春秋左氏传》,《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是对《春秋》一书的阐释和补充。《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郑庄公因为出生时难产而不受生母武姜的喜爱,武姜多次请命于郑武公希望可以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共叔段。郑武公没有同意,但是武姜不死心,甚至在庄公即位之后,联合共叔段争夺王位,庄公明明知道母亲和弟弟的想法,他没有及时阻止,而是故意纵容,并提前做好将共叔段一网打尽的准备,最终共叔段起兵失败,庄公乘胜追击。

称郑庄公为“郑伯”,是说其德行不符合一国之君的德行;不讲共叔段称为“弟”,则是说其所作所为并不像个弟弟;将二人的争夺称为“克”,则是说明两人相争好似敌对双方,而不是兄弟。这个题目就包含了作者对于这个事件中兄弟二人君不君、臣不臣、兄不兄、弟不弟行为的贬斥和谴责。

“春秋笔法”的评价和应用

左丘明曾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史家下笔要求客观,不带个人情感偏向,秉公记叙。但是在胜利者书写历史的时代,史家为了自保,便会用这种笔法来暗含褒贬,刻画细节。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对刘和珍君被害时的描写,便在细节中表现了有人预谋并且下手毒辣的事实。春秋笔法也为中国文学作品大都含委婉的表达奠定了基调。

相关推荐